- 評論 | 研究 更多
-
“燈塔”隕落,出路在何方?
要了解以“自由世界”領袖自居的美國怎會落到如此地步,就應該把神話和偶像崇拜扔到一邊,並回歸歷史。共和黨自1968年以來贏得了白人多數選票,民主黨則掌握了黑人和其他族裔的選票。這一巨大的歷史反轉,被裏根和特朗普放大,預示着美國將無可避免地陷入衝突。 [全文]
-
英國會不會有一絲絲後悔?
英國脱歐後,成了局外人,連蹭熱點的機會也沒了。過去半年,英國對華政策發生了重大調整,對中國持有更大的懷疑和敵視,禁用華為5G,干涉香港和新疆等重大問題,同中國鬧得很僵。這樣的政治氛圍,中英談自貿協議,顯然不合時宜。 [全文]
-
-
蔡英文正式發動“思想戰爭”,別再對她抱有幻想
少了連任壓力,她沒有理由不迴應被她撩好撩滿的817萬選民,更不可能不迴應“互撩共好”的美國。既然美國特朗普政府挺綠,港台連線又吹起了思想戰爭的號角,“牙牙學語”就是未來國民黨的表徵,不會有別的可能。 [全文]
-
外蒙古獨立後,華商的損失有多大?
蘇俄培植蒙古的青年黨勢力,仇視華商,不僅擾及商業並將危及生命。青年黨專擅政權壓迫各部王公將與華商曆來交易之賬簿單據,一律搜出銷燬,並經公佈斷絕往來。專與所立之協和公司交易,則中蒙數百年之商務將至此斷絕淵源。 [全文]
-
“勤王”動員令是一場美國民主的911
美國民主在價值與制度上的韌性及自我修復能力,我們從1月6日衝突事件中兩黨與國會兩院的聯合護法行動中已可見一斑,但這種重建民主的共識在美國內外衝突條件下仍非常薄弱。這需要美國法治的力量、民主黨的政治節制、共和黨的政治反思以及美國社會的團結與和解。 [全文]
-
民主黨是在刁難共和黨建制派?還想和解嗎?
民主黨出拳的意圖,就沒想要和解,就是動用一切手段要讓特朗普難看。它的操作是一波一波來的,你不讓我達到目的,我就用下一波,下一波還達不到,我就再用下一波。核心目標就是要斬斷特朗普的政治前途,讓特朗普沒有通過法定程序再獲得公職的可能性。 [全文]
-
解決收入分配兩極化,最有效的是財產製度變革
中國是多元所有制,有全社會的或者國家的、混合的、私人的三大類。怎麼從宏觀結構上把控中國整體社會的財產結構?宏觀的財產結構決定了社會分配的結構。怎麼讓沒有財產的家庭通過全國性財產來獲得收入?我稱之為“1.5次收入分配”,既不是初次分配,也不是二次分配,而是處在中間的。 [全文]
-
基督教為什麼能在中國農村發展起來?
在傳統中國,鄉村社會本是傳統信仰和價值體系的中心。無論是儒家宗族體系還是民間宗教的鬼神信仰體系,在農村都是延續的最為完整。然而清末開始的社會變革,使得農村士紳宗族結構鬆動。 [全文]
-
特朗普被踢出推特,下一個是誰?
如果政府封停賬號,會被譴責為“事前限制”;但對公司,法律沒有限制。這種事發生過一次,就可能發生第二次。臉書和推特都沒有主要競爭對手。公眾依賴它們進行未經“過濾”的溝通。我們該如何看待大公司巨賈老闆們的“封殺”權? [全文]
-
西南邊疆“內地化”,雍正走的這一步很關鍵
清朝的統治力量進入土司地區之後,建立軍事據點,設立綠營和汛塘。同時還在基層設立同知等流官,中央權力在土司地區也開始滲入基層。在雍正朝後期,雍正帝在土司地區推行保甲的設想得以實現。 [全文]
-
特朗普被封殺,默克爾認為“有問題”,我看問題很大
在特朗普以及相關人員的社交媒體賬號受到了嚴格限制之後,恐慌也出現了。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憑藉着技術力量等優勢,推特與臉書這樣的企業自己成了法官、警察、以及檢察官。如果這件事成了先例,它們可能就會對美國與世界政治產生影響。 [全文]
-
外企要是能幫中國做一件事,就能感受到政府的支持
如果完成了工業化進程,還能保持2.5%~3%全要素生產率增速,這種先例還沒有過。中國有沒有可能創造第二次經濟奇蹟? [全文]
-
想趁“疫”打劫的印度,為何最終受損最大?
2020年初新冠肺炎肆虐中國,印度欲趁火打劫利用中國短期斷供吸引製造企業離華赴印,其定然不會想到自身最終會淪為受損最大經濟體,而其製造業訂單反而加速向中國流動…… [全文]
-
外網討論“朝鮮戰爭”奇葩問題:中國為何從未道歉?
我爺爺是第一批被派往朝鮮的士兵之一,他告訴我,中國捲入那場戰爭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中國在戰爭爆發前沒有參與戰爭的計劃,直到中朝邊界被美國轟炸。如果有選擇的話,中國不會願意不捲入這場戰爭。讓受害者為自衞行為道歉不可想象。 [全文]
-
美國金融大舉入市中國賺“養老錢”,市場準備好了嗎?
作為美國人的活命錢,養老基金投資方向反映了華爾街對美國經濟長期走勢的判斷。中國作為具有廣闊前景的經濟體,很可能成為吸引美國養老金的安全新港灣。美國寬鬆的貨幣政策和美股的新高點會使養老基金開始大規模出貨,必須認真應對天量美元資本“堰塞湖”可能帶來的重大沖擊。 [全文]
-
民主黨能修復裂痕嗎?請拿起《為人民法》
但這樣的事情不應該發生在西方,那裏的民主規範已經奉行了幾個世紀。在這些國家,人們可以向選舉委員會、特別法庭和法院提起法律訴訟去解決選舉爭議問題。想想2000年布什訴戈爾案。有爭議的選舉不會以暴民暴動告終。但現在這種情況出現了。 [全文]
-
“軟實力”提出者:事到如今,我對美國依然有信心
即使是在世界各地抗議美國越南政策的示威人羣中,抗議者們唱的更多的也是馬丁•路德•金的《我們一定會勝利》,而不是共產主義者的《國際歌》。有人可能會認為這是一種“元軟實力”。 [全文]
-
平台經濟:尋找最優的產權邊界
與私人資本家最大的不同是,公眾資本可以將資本創造的財富反饋給勞動,而私人資本家則據為己有。好的資本制度可以孵化出大批企業家,壞的制度可以把偉大的企業家扭曲為追逐個人財富的資本家。 [全文]
-
民主黨要是逼迫太甚,美國真要脱軌了
如果民主黨繼續窮追猛打,想追究特朗普的責任,就會逼迫特朗普祭出各種荒腔走板的招數,比如自己赦免自己。而且對特朗普而言,即使自己逃過再次被彈劾,堅持到1月20離任,最大的隱憂還是無法保證在自己離任後不追究。 [全文]
-
金庸的“夢中情人”?不,她是香港進步電影的“絕代佳人”
夏夢曾在中南海的聯誼會上問總理:“請您對我們的工作給點指示?”總理笑着對她説:“你要説‘香港’話,不要説‘北京’話,在香港這個地方,可以做很多工作。用影片團結華僑,宣傳愛國主義。” [全文]
-
從“戰略忽悠”到“友邦驚詫”,殲20做到了!
當“黃田壩機場出現一架新戰鬥機”的消息在論壇中不脛而走時,大家的第一反應不是激動,而是懷疑,不少人懷疑照片是PS出來的。某境外軍事雜誌主編“平可夫”甚至賭咒發誓“中國造出四代機我就停刊”。 [全文]
-
蓬佩奧此時對台灣出手,也是算準了時機
從口罩到國會暴亂,乃至於其他國內重大事件,蓬佩奧都非常低調,小心翼翼地迴避任何可能惹惱福音派信徒的言行。比起那些在國會事件後離職的,或譴責川粉的共和黨人,或被特朗普痛責缺乏勇氣的彭斯,蓬佩奧相對不沾鍋,明哲保身,圖的自然是2024年。 [全文]
-
“河南”何以成為中國青銅文明之母?
近年來,二里頭文化是否是夏文化等問題在學術界產生了激烈的爭論。但毋庸置疑的是,二里頭遺址和文化在中華文明史和國家形成史上佔有重要歷史地位,對延伸中國歷史軸線、增強中國歷史信度、豐富中華文明歷史內涵意義重大。 [全文]
-
美國出了這麼大的事,你猜政治學者在幹什麼?
這是一個簡單的“百無一用是書生”的故事嗎?也沒那麼簡單。學界如今的標準做法,是構建模型將政治分解為各個細碎的變量,再通過民調、實驗和計量等科學方式來精密地測量和分析這些變量,而不是通過參與和實踐的方法來體驗與感受政治。 [全文]
-
美國精英把“顏色革命套餐”用在了自己身上
民主黨精英進行了政治化的應用。奧巴馬立刻發表了一個非常講道理的、精細化的梳理和説明,建立了一層因果關係。然後主流媒體對此定調:這是有組織的政變。接着社交媒體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對信息進行最大化的管控。這就是美國在其他國家搞顏色革命的套路。 [全文]
-
經歷過“戰時狀態”,才明白“權力下放給你了,你怎麼辦”
現在我們都知道“戰時狀態”,那意味着什麼?一旦發生什麼狀況,上面的文件只是原則性的東西,沒有具體執行規定,因為很多新情況大家都不懂,但我們做事的人又不能時時向上請示,分內之事要自己拍板自己做,但如果執行出問題,你要負責。 [全文]
-
特朗普也許到頭了,但特朗普主義沒有
那麼多人敢闖首都、衝國會,證明特朗普主義在美國很有社會基礎。去年7400萬人給特朗普投票,他們對大選、對特朗普的評價跟主流社會必然不同。特朗普的政治前途是走到頭了,但4年後,很可能會出現一個更聰明的新“特朗普”。 [全文]
-
別讓拜登的“民主峯會”割裂國際社會
本國的自治、外國的自決和跨國的合作,都應成為新民主計劃所信奉的格言。除了單純的峯會,這個計劃將培育民主的土壤,而非強加民主的形式。這要求美國在處理對外關係時踐行民主,而不是隻要求外國人變得民主。民主發生在談判桌旁,無論誰暫時位於上座都無所謂。 [全文]
-
中國是產能過剩,還是需要戰略性投資?
我們需要有一個理論的架構來理解中國經濟未來幾十年社會資源配置的宏觀格局,在今天發展的階段中,我們可以梳理一下我們中國可能產生的這些需求,除了老百姓的生活需求之外,下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的基礎性、戰略性資產積累的需求都在什麼地方。 [全文]
-
美國在崩潰?三類變化,兩條證據,一點啓示
長期以來,中國人對美國存在着浪漫主義的想象。人們往往抽取出美國的積極面,比如民眾的善良、社會的有序、經濟的增長、種族的和諧、國家的崛起等等,將原因與內核都歸於民主的變量。現在,民主在衰老,美國在退步。“美國反對美國”狀態變得更加惡劣。 [全文]
-
抹黑中國,印度還有哪些新動向?
印度人運用英語方面的優勢,常常編造一些小道消息,並通過一些門户網站大肆散播。比如在Google搜索中巴經濟走廊(CPEC)的時候,排在前面的幾乎全是負面消息。 [全文]
-
海量美國國債將入場,誰來買?
最近一次貨幣政策會議前,華爾街銀行家和經濟學家呼籲美聯儲自己大量購買美國國債,以確保金融環境依然寬鬆。美聯儲推遲了這個做法,讓投資者去消化額外的國債供應,包括日本投資者在內的外國買家將吸收一部分。 [全文]
-
推特封特朗普,是給特朗普幫了大忙
推特直接封號,這種赤裸裸侵犯言論自由的行為,正好將特朗普及其支持者逼到保守派的社交媒體平台。特朗普此前流露出這種想法,但是沒有真正大力落實。現在推特正好幫他下定這個決心。 [全文]
-
川粉: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
現實是特朗普“慫了”,在推特上發了兩條所謂“煽動性言論”,之後就開始勸選民們冷靜:不至於不至於,回家吧,love and peace。後來乾脆稱闖國會的人發動了“令人髮指的襲擊”。這已經很令他的支持者們寒心了,然後還沒完,特朗普又説,1月20號會和平交接。 [全文]
-
美國民主還能再搶救一下嗎?
民主是報紙的讀者投書。民主是九局上半的比數。是尚未被證明錯誤的點子,歌詞還沒寫壞的一首歌。是熱狗上的芥末與配給咖啡裏的奶油。民主是戰時委員會的要求,在戰爭中某天的早上,想要知道什麼是民主。 [全文]
-
舉國搞文創到國有資產流失,“酷日本”為何氣喘吁吁?
究竟什麼是“酷日本”,包含哪些行業與領域,始終沒有一個明確定義。歷屆日本政府也一直含糊其辭,只是將其視為一個能吸引目光的政策亮點。在“酷日本”的口號下,各類產業創新淪為為創新而創新的政績工程,乃至成為國有資金流失的嚴重隱患。 [全文]
-
“封城”時我在達沃斯開會,但為何歸心似箭
新冠疫情的“世界大戰”突然爆發,對世界各國的政治制度、治理模式是一場同台競爭的大考。我們從中國抗疫模式的成功和西方抗疫模式的潰敗中,慶幸自己生活在中國,生活在一個最尊重生命的社會主義國家,生活在一個經得起全方位國際比較的偉大國家。 [全文]
-
一週軍評:這個火箭軍明明超強,卻“過分謹慎”
本週,裝備國產太行發動機的殲-20戰鬥機首次亮相,關於這種戰鬥機的性能和新的特性,自然成了大家關心的話題。74集團軍在新年開訓時首次展示了正式列裝的新型箱式火箭炮,它的射程能夠有效覆蓋台灣全島,那麼火箭軍的任務又是什麼呢? [全文]
-
專訪緝毒警察:“情報有誤,把門一破開才發現裏面有20多人……”
毒販的車沒有在小楊面前停下,而是穿過他們開到了河對岸,開始一圈又一圈的轉悠起來。小楊面不改色、心急如焚——毒販多次變更交易地點,在各個地點布控已耗費了不少警力,如果毒販要求再次變更地點,情況將變得更為複雜。 [全文]
-
2021年的第一起空難,又是印尼,又是波音737
在九十年代時第二代波音737就發生過多起由於尾翼發生故障所導致的空難。這一問題在當時前後造成三起空難(南航3943空難、聯合585空難、全美427空難)。由於問題極為隱蔽,直到發生同樣故障的東風航空517航班在遭遇故障後驚險降落,才得以解開謎團。 [全文]
-
美國前議長:為什麼我不接受拜登成為總統?
民主黨曾多麼迫切地想與特朗普總統“合作”啊,乃至於在他上任前就開始討論彈劾事宜了。我從佩洛西那裏學會了“不合作”。整整四年,整個建制派被動員了起來,共同抵制民選總統,彷彿他們是免疫系統,正在消滅病毒。現在,他們反過來説我們破壞民主。 [全文]
-
清算特朗普,除了彈劾還有“憲法第25條修正案”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必須下台,副總統必須率領內閣援引美國憲法第25條修正案去拯救美國民主。在長時期犯下一系列罪行後,特朗普在週三試圖篡改選舉結果並煽動叛亂的罪行已使其達到了惡貫滿盈的程度,這讓我們不得不從國家層面對其進行清算。 [全文]
-
中國教育貴不貴?先看看國家的錢都投到哪裏了
中國幼兒入學率,公立佔43.3%,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全球排名較後。數年前,中國還在討論:義務教育是向高中延伸,還是向學前延伸,現在,學前教育沒定為義務教育,但已有了實質性、積極性變化。 [全文]
-
為什麼美國國會被佔領,整個西方世界都在震動?
類似這樣的事情能在美國發生,自然有可能在任何西方國家發生。2020年德國就有極右民眾試圖衝進國會大廈,只不過警察給力才沒有成功。這也是為什麼美國國會被佔領,整個西方社會極為緊張。2021年德國大選,2022年法國大選,他們當然擔心美國的示範在歐洲重演。 [全文]
-
特朗普“眾叛親離”,美國的命運則像阿甘懷裏的巧克力
也許美國的未來就像阿甘懷裏的那盒巧克力,你不知道下一個會是什麼滋味。過去這舉世矚目的一天,或許只是美國這個走向黃昏的霸權翻過的平凡一頁。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為什麼在知識、資源供給都不缺乏情況下,美國的問題如同房間裏的犀牛一直被視而不見?這才是所有人該反思的問題。 [全文]
-
為何死亡人數不斷攀升,大多數德國人仍對疫苗無動於衷?
二戰後出現“德國式恐懼”現象,對新一輪專制政權的恐懼持續了數十年。2020年人們立即將《感染保護法》與1933年的《授權法》進行了比較…現代德國人傾向於對技術懷有敵意,幻想與自然的和諧關係,並非像大多數外國人期望的那樣成為一個工程技術強國。 [全文]
-
特朗普陷入“最後的瘋狂”,中國企業該怎麼辦?
拜登政府上台後有許多棘手事情亟待處理,廢除特朗普簽發的這些行政命令並不會被列為優先處理。但是中國高科技企業是等不及的,所以必鬚髮出強烈信號,積極推進、甚至迫使拜登政府將此列入優先處理議程。如何推動?依據美國憲法起訴美國政府,是一個現實且有效的法律方法。 [全文]
-
中國媒體人可能做夢都沒想到,這句話會從自己嘴裏説出來
最後,我想對美國的“小紅帽”們説句話,中國的媒體人可能做夢都沒想到這句話居然能從自己嘴裏説出來:“沒有暴徒只有暴政”,在這個冬天,你們不畏嚴寒,聚集在腐敗的權力中心,為了熱血和理想奮鬥不止,加油! [全文]
-
這出“美國反對美國”的好戲,鍋都甩給特朗普就完了?
今天美國民主就類似於像MAGA那樣,三段論結束:“民主是完美的,都是好的。問題出在特朗普和他的支持者,把他們兩個幹掉,然後一切太陽照常升起。”“資本主義”就像一個一旦觸碰就會電擊的無形籬笆,讓美國的精英和民眾只能被困在“城頭變換大王旗”的藩籬中轉圈圈。 [全文]
-
這是美國的恥辱
入侵者應該被逮捕,那些沒有戴面具的人可能很快會被識別出來。華盛頓的警察在哪裏?暴徒剛一衝進去,維吉尼亞和馬里蘭就發出了請求支援的電話,國民警衞隊也開始行動。但在如此重要的一天,國會大廈竟沒有得到更好的保護,堪稱醜聞。 [全文]
-
-
-
疫情防控工作失職,吉林扶余市三幹部被問責
-
全球車企因芯片斷供停產,路透社:特朗普對華科技戰間接導致
-
特朗普即將下台,美國最大擁槍組織申請破產
-
世衞:可能永遠不會發現零號病例
-
兇手跑了!目的地都是…
-
台灣當局:今年大陸返台過年人數可能僅剩2萬多
-
三星發佈新手機:全線降價200美元應對變局
-
警方通報女子打罵高鐵乘務員:患雙相情感障礙,送醫治療
-
時隔8年,京東方再次開出200億定增大單
-
31省新增本土病例115例:河北90例
-
互聯網存款監管文件來了!禁止商業銀行通過非自營網絡平台攬儲
-
“腦子發熱”踩踏國旗,男子被判刑10個月
-
去年訪港旅客跌93.6%
-
中方允許滯留在港口的部分澳大利亞煤炭清關? 外交部迴應
-
黑龍江新增23+30例
-
除南宮外,邢台今起其他縣(市、區)恢復正常
-
石家莊:繼續居家防疫到1月19日24時
-
美國新增確診25.6萬例、死亡4176例
-
拜登開啓“核動力”刺激,公佈1.9萬億美元救援計劃
-
澳大利亞的“雙標”,被本國專家扒得乾乾淨淨
-
“蓬佩奧事件”發酵,“美國之音”記者要求領導辭職
-
“國會山淪陷時,他感覺自己被背叛了”
-
山西新增1例無症狀,為河北輸入無症狀感染者密接
-
美國男子用美國國旗打美國警察,被捕
-
河北石家莊、邢台新增確診60例
-
石家莊市共設置隔離點434個,隔離27000餘人
-
荷蘭政府內閣宣佈集體辭職
-
法智庫做“白日夢”:一邊限制技術轉讓,一邊和中國做生意
-
俄羅斯啓動退出《開放天空條約》程序
-
緊急尋人!哈爾濱新增1例無症狀感染者,曾坐火車前往天津
-
都快走了,他還想着對國會“使壞”
-
山東棲霞市委書記、市長被免職:在金礦事故遲報中負有重要領導責任
-
美團互助宣佈1月底關停,將全額返還會員分攤
-
瀋陽志願者排查未做核酸檢測人員,揪出潛逃21年殺人嫌犯
-
商務部:美方做法損人害己殃及各方
-
國藥集團:疫苗針對在英國發現的變異株初步測試結果不錯
-
趙立堅:今天星期五,我不想浪費時間再批駁蓬佩奧了
-
那天,FBI恐怖分子監控名單上數十人都去了
-
她為“擺拍”涉台視頻,潛入聯合國大會廳
-
通倫當選老撾人革黨總書記 習近平致電祝賀
-
芝加哥遇害中國博士追悼會:父母已抵美,諾獎得主中文致哀
-
世衞專家組2名成員抗體陽性未能入境 外交部迴應
-
北京順義一確診患者在醫院就診時隱瞞個人行程,被立案偵查
-
美政府炒“脱鈎”,坑了在華歐企
-
《稀土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發佈
-
美國麻省理工知名華人教授陳剛被捕
-
美將9家中企列入“黑名單” 外交部迴應
-
同是天涯淪落人,他一聽到尼克松就“炸了”
-
美警察講述國會遭遇,示威者高喊:用他的槍殺了他!
-
沒到8000億,難道央媽不愛了?
-
缺人用,他要與班農“重修舊好”
-
納瓦羅走出白宮,拎着一張涉華照片
-
央行副行長:螞蟻已成立整改工作組,正抓緊制定整改時間表
-
陝西新增1例本地確診:系山西晉中無症狀感染者的密接者
-
小米、中微公司迴應“拉黑”
-
-
-
無人可用,特朗普正在考慮赦免班農
-
消化一下:我有一個財富密碼 但肯定不是996
-
當前的金融和互聯網,是不是對小微企業非常不利?
-
又來胡説八道了!台媒造謠稱大陸經濟慘到爆,北上廣深變鬼城
-
電競不像傳統體育,社交平台會關注你的訓練戰績,你以為在網吧玩呢?
-
三少年冰湖上模仿短視頻“晃船”,溺水致一人死亡
-
北冰洋嶗山可樂等,除了中年人偶爾懷念下小時候,還有年輕人買嗎?
-
多地影院關門,2021春節檔危急
-
如果小米被禁售芯片
-
百萬網友又開始了雲監工,卻被留言看哭了
-
輝瑞疫苗致挪威多人死亡,美媒的表現有意思
-
孫楊禁賽判決撤銷原因公佈:仲裁小組主席存在偏見和歧視
-
遊戲存在不實宣傳,玩家能從法律層面討個説法嗎?
-
救助遭猥褻女同學自己卻被捕,男生:打擊很大,但不後悔
-
改低學生分數服從正態分佈?中南大學:溝通有誤
-
“別慫哈,知道我誰嗎?”石家莊男子酒後強闖隔離崗被行拘
-
印度女孩自拍時不慎遭遊客撞下河,一天後遺體被找到
-
美媒:推特“封殺”特朗普,可見他們根本不懂社交平台
-
商委紅腸限量購買的,現在最煩吃慣了商委腸的總是託人代買
-
美國同學説國內研究所人際關係複雜,我説:升到中層以上,才稱得起復雜
-
中國社科院專家:勞動法是“沒牙老虎”,“工作致死”困局亟待破解
-
背靠今日頭條,悟空問答還是敗給知乎
-
山東大櫻桃和新疆水果都很好吃,但長距離運輸影響口感,能解決就好了
-
他承認事發時帶了刀:當時我沒想清楚
-
美媒:“貿易戰”,中國贏了
-
國內基督教和國外不一樣,在我看來和社區團體沒啥區別,但勸人信教很煩人
-
發現南方朋友不習慣哈爾濱紅腸,因為太鹹蒜味很重,反而幹腸更受歡迎
-
谷歌承認在澳大利亞“做實驗”:特意讓人們搜不到某些媒體
-
蘋果要花1億美元幫助消除種族主義
-
姚安娜否認美國國籍:我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
-
多名香港法官被指對暴徒輕判,還稱對方“上進、本性不壞”
-
明天德國基民盟選舉,默大媽的繼承人會是哪一位?
-
也許是老做鸚鵡有點膩了...
-
來自受援地阿里的愛心:除了礦泉水和羊肉,還有6000個“九味防瘟香囊”
-
我在山東半島最東端幫老丈人家種植櫻桃,説説我知道的吧
-
陳教授和國內聯繫很密切,人也很謹慎,但依然成了美帝標靶
-
快手着急上市背後:老用户正加速流向抖音
-
豐胸、戒色、壯陽,聽音樂就能搞定?
-
扎哈羅娃評特朗普社媒賬號被封:網絡領域的“核爆炸”
-
遭家暴五年,她起訴離婚後被丈夫持斧砍殺
-
2021,中國軍工最好的時代來了?
-
馬丁·雅克:美國危機的種子在80年代就開始孕育了
-
小時候睡了十幾年炕,我們不鋪麥秸還經常擦,其實炕比牀乾淨多了
-
挪威23人接種新冠疫苗後死亡
-
還有什麼比在德國租房更難?退房…
-
美國賽鴿飛到澳大利亞,被取名為喬(拜登)後面臨捕殺
-
中國鐵路,改變非洲!
-
吃過三、四月份山東產的大櫻桃,你就不會説國產品質不佳了
-
敍敍舊,還記得電視時代的動畫節目多——燦爛嗎?
-
英國那些東西國內人都看不上,但是人家英國人在印度賣的就是最貴的
-
遺產繼承風波:遊族林奇名下6682萬元股份被凍結
-
我們這裏是廣府語言區(粵語區),所以接受香港的文化侵入特別厲害
-
競技類體育項目千萬別用“我上我也行”的心態去看,不信你真試試就懂
-
特朗普前私人醫生去世,曾形容特朗普是最健康當選總統
-
零工經濟下的2億“小哥”生死競速 你們的社保在哪裏?
-
只有阿斯麥一家生產高端光刻機,絕非是因為它有什麼獨門絕技
-
這個動作讓他遭“港獨”網民霸凌
-
中國水果商的幾句話,讓澳大利亞的車釐子業者慌了
-
成堆空箱子送到白宮,拜登政府計劃來個50萬美元的“大掃除”
-
改了!以後就叫“Chinese Baijiu”
-
“麥當勞,陝西肉夾饃的臉都讓你丟盡了!”
-
大連不配合防疫女子已道歉,拍攝者:反對網絡暴力
-
大規模網絡攻擊?美國官方網絡刮過“太陽風”
-
17歲讀哈佛、立志當高科技人才的任正非之女姚安娜,出道了…
-
愛奇藝體育CEO:我堅決反對電競是體育,不管有沒有加入亞運會
-
日企電通數碼CEO被舉報性侵侮辱中國員工,公司迴應:正在調查
-
同印度人打交道,他們開口十幾個億的詢單,六年成了最大一單就46萬
-
郭敬明涉抄襲作品還在高價賣,店家:收藏成本高
-
關於三一運動與五四運動的關係,韓國國師是犯了老毛病
-
臉書COO:國會騷亂跟我們沒關係,暴徒用的軟件不如臉書好
快訊熱點 -
-
- A
- 聞一哆 阿德爾·特納 愛德華·盧斯 阿蘭·巴迪歐 安生 阿努·安瓦爾 阿里爾德·沃蘭 阿爾卡貝·奧克貝 艾維·勞埃伯 曹廷 丁純 董彥良 韓俊 洪灝 《環球時報》英文版 邱榮利 鹽都小警察 張育瑛 張子實 左文文
- B
- 博大龍 白鋼 包道格 保羅·克魯格曼 貝淡寧 北美崔哥 貝諾•彭澤 邊芹 彼得·諾蘭 布魯克·薩瑟蘭 布魯諾·馬賽什 保羅·莫林維爾 保羅·馬斯格雷夫 保羅·謝爾德 彼得·布萊農 彼得·古德曼 彼得·戈登 彼得·蒂爾
-
- H
- 海派沙拉 韓方明 韓會師 韓毓祥 寒竹 韓毓海 何處擊 何帆 何建華 何君堯 黃海倫 亨利·B·沃爾夫 何偉文 賀雪峯 何亞非 洪希伯 洪秀柱 胡鞍鋼 黃勃 黃道炫 黃紀蘇 黃奇帆 黃益平 黃有光 黃子榕 黃宗智 華生 華玄洪 胡佛 霍布斯鮑姆 霍思德 胡錫進 亨利·基辛格 何塞普·博雷利·豐特列斯 黃振威
-
- M
- 切斯·馬達爾 茂哥 馬伯庸 馬丁·雅克 馬光遠 馬哈蒂爾 馬凱碩 毛晨雨 毛尖 毛克疾 馬平 馬克·麥卡錫 馬克·塞爾登 馬丁·賈爾斯 馬丁·凱特爾 瑪麗·拉烏麗 馬特·施拉德爾 瑪雅 馬遠志 梅根·麥卡德爾 莫哈里·瑪魯 梅新育 塞萊斯廷•孟加 孟捷 苗柔柔 邁克爾·本德爾 邁克爾·伊萬諾維奇 邁克爾·雅各比德斯 邁克爾·布倫納 邁克爾·羅斯 邁克爾·沃爾夫 米克·巴爾 邁克爾·本田 米蘭·瓦什納夫 米歇爾•阿格里塔
-
- W
- 王韜 烏薩馬·艾哈邁德 王正緒 王丁楠 王東賓 王飛 王海娟 王建 王晉 王孟源 王睿 王世達 王陶陶 王維佳 王文 王湘穗 王曉笛 王曉泉 王一鳴 王義桅 王卓祺 汪暉 萬釗 萬喆 瓦特薩拉·卡瑪特 魏迪英 魏峯 魏明仁 温鐵軍 文揚 吳嬛嬛 吳大真 吳敬璉 吳濛濛 吳小平 吳松營 吳新文 吳蓴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