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振鋒:為什麼小女發現的英文教材問題,專家卻沒發現
關鍵字: 英語小學英語傳統文化西方文化語言西方價值觀小學英語教材英語學習陪上小學一年級(實驗性的小學)的女兒做家庭作業時,聽她誦讀英語課文,“I like hot dogs. Yummy, yummy, yummy!”“I like hamburgers. Yummy, yummy, yummy!”“I like Coke, Yummy, yummy, yummy!”
小學英語教材裏講喜歡熱狗、漢堡和可樂,還説是美味,這讓女兒非常困惑。雖然她也愛吃,但一直以來的家庭教育,以及有時吃完這些食品就生病(不僅僅是巧合)的事實,也讓她知道這些是“垃圾食品”。女兒嗔言,編教材的人腦子有問題。
編教材的人腦子當然沒問題,而且可能還是一番好意,希望通過教材傳播原汁原味的西方文化,幫助小朋友們理解和學習。作為義務教育教科書,這本三年級起點的英語教材(三年級上冊),系依據《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編寫,並經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2012年審查通過。編寫者在後記中稱,本冊教材集中反映了基礎教育教科書研究與實驗的成果,凝聚了參與課改實驗的教育專家、學科專家和一線教師的集體智慧。2012年出版第1版,到2014年12月已經印刷三次。公允地講,這個教材已經是同類教材中相當重視文化主體性的了,裏面對話的人物,設定的主要是中國人;對於飲食的介紹,也同時介紹了中式食物。
英語學習可不是哪裏不會點哪裏,得走心……
但即便如此,一本羣策羣力編寫並經過審查的義務教育英語教科書,仍然存在問題,而且大家還都意識不到,恐怕才真是有了“問題”。在外語學習中,傳播原汁原味的西方文化當然是好的,但問題在於,並不是所有的西方文化都需要或者説值得去原汁原味的介紹。對於辨識能力整體上還不強的小學生而言,教材具有高度的倡導性和示範性,會讓他們覺得教材“喜歡”的,自己也應該喜歡,更何況對於孩子而言,誘惑力本就較強的漢堡、可樂?
而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熱狗、漢堡等洋快餐雖然美味便捷,在西方深受普通民眾,尤其是窮人和青少年的追捧,但它並不健康;由於是導致窮人和青少年肥胖的重要因素,即便在西方也爭議很大,甚至受到一些健康專家和政客的嚴厲反對。可樂等軟飲料在美國中小學校園的銷售往往受到限制,禁止可樂進校園的呼聲也時有耳聞;洋快餐更是千夫所指,從去年起,在美國總統夫人米歇爾的倡導下,大部分校園的自動售賣機都改售健康食品;有些地方甚至主張,中小學周邊一定範圍內不許開設快餐店。
就連我家剛過7歲的小女,雖然時常也經受不住漢堡、可樂的誘惑,但在理智上也知道那是垃圾食品;她經常委屈萬分地跟我講:“爸爸,我想吃的是……不健康食品,你肯定不會同意的……”我雖然偶爾也會“同意”,但一定要跟她達成協議:“只此一次,最起碼這個月只此一次!”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小學英語教材還在講“喜歡”漢堡、可樂,顯然是不合適的;而編教材者渾然不覺裏面有問題,更值得深思。也許編寫者是希望讓孩子們掌握這些飲食類的單詞,但這也是很簡單的事情,只需要在like前面加個“don’t”,後面去掉“yummy”,教師在課堂上再多解釋兩句就行了。而且,中西的飲食文化都非常豐厚,可講的地方並不少。
這説明,多年來,隨着中外交往的加深,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甚至價值觀入中國、入教材,直至入腦入心,已經到了令人“日用而不知、習焉而不察”的地步了。就像普通民眾已經習慣了説“禮拜天”而不會想到其背後的基督教背景,講中文偶爾也夾雜一兩個外語單詞,幾乎不會感覺到有什麼彆扭或不妥一樣。而其中有些不一定健康的觀念,也已經深入我們的骨髓,影響我們的思維。且不説英語教材了,在一個洋涇浜的城市,曾經連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都全部刪除了原有的8首古詩;據説理由為了“減負”,而那些被刪除的古詩,很多3歲的孩子都已經會背。至於給孩子們用神馬pad上課,對孩子的書法甚至書寫傳統漢字都放鬆要求,同樣奇葩;熱眼向洋、時髦接軌,看上去很美,但孩子們的眼睛受得了嗎?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註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小婷
- 習近平:國際治理不能由一個或幾個國家發號施令 評論 42中印邊境衝突20名解放軍受傷?印媒編的 評論 209荷蘭抗議者一把火燒了新冠檢測站 評論 600超過美國,中國成為去年最大外資流入國 評論 248“跪下的警察”火了 評論 355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