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話孫皓暉”讀者問答|秦為何滅亡?如何看待民主與專制?
關鍵字: 孫皓暉商鞅變法秦始皇秦暴政秦滅亡的原因【香港四方集運】
問:對於秦亡的原因您現在的看法和當時寫書的時候有沒有什麼不同?如果有的話不同之處在哪裏?又是什麼原因使你的想法有了改變?
孫皓暉:秦亡的原因是《大秦帝國》以及真實時代所遺留下來最惹人關注的基本問題之一。關於秦滅的原因,被總結出來的原因已經非常多了,那些我就暫且不説了,但是我必須要説的一點就是所謂的“暴政亡秦”這個説法絕對站不住腳。如果它果真是暴政我絕不包庇它,説暴政而亡秦的人,不妨認真去下功夫研究秦法,如果你研究秦法能得出結論它是一部烈法、惡法,那麼你説秦亡有暴還有基礎可支撐。否則你僅僅是拾人牙慧,是把暴秦當口號去唱。
秦的衰亡有兩個背景信息值得注意,之前還沒有人提及。
第一,秦是第一個統一中國的政權,秦沒有統一大國、管理大國的經驗,不知道統一政權後最重要的是什麼,最可能產生的動盪是什麼,都沒有自覺的認識。秦始皇只是一心一意投向建設,比如軍隊的佈防。秦統一中國的時候,六國八次大戰都完成了(滅六國是六次,反匈奴一場,反嶺南50萬大軍一場)。八次大戰完成以後大軍還在邊疆駐紮,他認為大軍就是用來作戰的,所以九原地區只有20多萬大軍,而50多萬大軍都下嶺南了,中國中心地區反而沒有用於維護內部安定的任何軍隊,絲毫沒有意識到統一後維護政治安定的重要性。
秦二世而亡,給後世提供了很多經驗教訓和思考,比如大國政權開創初期首要的政治危險在哪裏,軍隊佈防和經濟建設應該以什麼樣的節奏進行等。西漢為什麼能及時剎車,也是因為清醒地認識到秦亡的歷史教訓。秦的農民起義能夠在數日之間天下響應,絕不是因為那個時候信息發達,而是在基本上沒有軍隊防守的情況下,當時整個內地的政府管理機構被搞得措手不及,這是第一個值得我們注意的背景。
第二,秦亡的結局在很大程度上深受戰國長期爭戰的影響。這種慣性造成了天下問政的傳統,就是即使你把我打贏了,你的政權也一定有瑕疵和道德上的缺失等等,我依然有重新奪回政權的機會。當時幾百年爭奪的貴族都在,生生死死糾纏的各國民眾對統一政權的認識深度還遠不如後代。在這種背景下,秦的滅亡存在着很多偶然因素,我至少能列出20多條,儘管沒有一條可以成為秦亡的必然原因,但也至少是其崩潰的誘引。
比如一個直接的偶然性事件便是當始皇帝感覺到自己病重有所不妙時,把蒙毅派往咸陽處理政務,對外宣佈的是禱告山川,祈禱皇帝早日健康。派走蒙毅是一個最大的失誤,因為始皇帝認為身邊的人都不需要防備,而蒙毅做事縝密細心,回去最可靠。蒙毅當時是最重要的郎中令,相當於現在的中辦主任或中央祕書長,掌管一些機要權力。蒙毅最講法制,很瞧不起對趙高,可以説是趙高的天敵。假如蒙毅不走,一直跟在始皇帝身邊,哪裏有趙高後面的事,哪裏有寫遺詔寫了一半發不出去的問題。如果沒有這些偶然因素,扶蘇上台會很順利,按照扶蘇的思想傾向,他極有可能要改變始皇帝的政策,輕徭薄賦,秦也就不會滅亡了。
所以我們説歷史的延長線有時候還是要看的,尼爾·弗格森寫了一本書叫《虛擬的歷史》,專門研究假如希特勒沒有死會怎麼樣,假如日本帝國沒有被打敗會怎麼樣。虛擬的歷史延長線往往可以看到事物的本質,始皇帝北上九陽本來就是要安排後事,假如他再有一兩年的時間,那麼秦展現出來的歷史在中國文明史上,可能就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般被扭曲、被摸黑的模樣。所以我要提醒大家,秦亡的原因一個是沒有統一大國的經驗,另一個則是歷史上存在的諸多偶然性。
最後,我覺得秦亡的本質可以總結為八個字:求治太速,善後無方。求治的願望太過濃烈,你看始皇帝在位13年時間,統一以後,搞了多少舉世震驚大工程。我們今天中國文明的最大遺址十分之八九是秦的遺址,從萬里長城、兵馬俑到三大水利工程。都江堰和靈渠仍在使用,鄭國渠使用了一半,三個水利工程兩個半都還在使用,全世界有幾座水利工程是兩千多年前建的,而今仍然在使用的?這些放在西方任何一個國家,都足以奠定萬世不朽的地位了。但是秦太短命了,它失去了為自己辯護的機會。項羽火燒咸陽大火三月不滅,可證明自己的物證、書證也都沒有了。但秦亡的原因歷史終究會還給它真相的。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註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馬密坤
- 最後更新: 2018-12-16 10:30:41
-
在中國,不管官多大學問多好,都不該忘記自己來自人民
2018-12-11 08:05 改開40週年 -
塵封百年,甲午海戰沉船致遠艦設計圖在英國重見天日
2018-12-10 19:59 考古 -
直播:今天我們該如何紀念“三大戰役”
2018-12-09 12:14 觀天下講壇 -
即使在最窮的中國面前,英國人也摔了跤,美國人也碰了壁
2018-11-30 07:10 改開40週年 -
唐代公主誰也沒見過,怎麼知道復原得準不準確?
2018-11-22 07:44 -
有些人一講改革開放,就是自由化、私有化、市場化
2018-11-21 08:18 改開40週年 -
當年我們羨慕別人家家有冰箱,今天我們造給全世界
2018-11-19 08:38 改開40週年 -
疑似抗日英烈頭顱現身日軍老照片 日軍曾“屠村”
2018-11-19 07:33 -
愛因斯坦親筆信3.2萬美元成交 信中成功預言德國未來
2018-11-15 17:21 德意志 -
埃及發現幾十具“木乃貓”,真·喵星人佔領評論區
2018-11-13 20:44 考古 -
“10人裏有1人願回中國,我們就成功了”
2018-11-02 06:58 改開40週年 -
當年中國沒錢,但有膽子“殺出一條血路”
2018-10-30 07:28 改開40週年 -
佟麟閣:誓與盧溝橋共存亡
2018-10-25 10:40 捍衞英雄 -
發現最古老完整沉船:距今2400年、保存完好
2018-10-23 15:23 考古 -
既然要研究民國政治史,又在躲藏什麼?
2018-10-13 16:07 -
《國家寶藏》第二季要來了!又有哪些文物亮相?
2018-10-11 07:55 綜藝政治 -
習近平談抗戰:牢記歷史是要以史為鑑、面向未來
2018-09-19 10:25 抗戰勝利70週年 -
疑似被盜佛首現身蘇富比 龍門石窟研究院迴應
2018-09-18 07:20 考古 -
疑似龍門石窟佛首被拍賣 蘇富比:與物主商討後撤拍
2018-09-14 15:20 考古 -
南非洞穴出土迄今最古老畫作 距今約7.3萬年
2018-09-14 08:10
相關推薦 - 華春瑩反問BBC:為什麼中國媒體不可以報? 評論 147中方宣佈制裁 評論 1792020年GDP逆勢增長2.3%!首破100萬億 評論 756井下傳回紙條! 評論 259拿錢説好話?英國在華博主硬剛《泰晤士報》 評論 442最新聞 Hot